1.中藥外治法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、盆腔包塊、卵巢囊腫、陳舊性宮外孕及輸卵管堵塞,輸卵管通而不暢等 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配合此方法。當歸12g、丹參18g、赤芍15g 丹皮12g 桃仁12g 紅花9g 乳香9g 沒藥9g 香附12g 紫花地丁19g 敗醬草18g(附件包塊加三棱12g、莪術12g;寒濕凝滯者加入烏藥9g、小茴香12g)上藥濃煎行中藥離子導入,每日一次。另透骨草、艾葉、皂刺等為末,每250g蒸熱外敷,每日一次,經期禁用。
2.復元下乳飲防治乳汁過少 母乳是新生兒的最佳食物,母乳經濟、安全,能提供新生兒發育的營養物質及所需的免疫類物質及抗體,哺乳過程能加深母子之間的交流,建立良好的社會紐帶。乳汁瘀滯不通,日久可引發乳腺炎。我院婦產科傾心傾智研制的復元下乳飲對產后乳汁不行,乳汁過少及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有良好治療效果,我院產婦生產后常規服用復元下乳飲4袋,有效的防止了產后缺乳、乳腺炎的發生。
3.針灸推拿療法治療術后腹脹 婦產科手術多涉及腹盆腔,對腸道多有影響,術后較易發生腸脹氣、腸粘連,嚴重者可發展為腸梗阻,術后積極干預,防止上述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。結合病人術后望聞問切四診,一般辨證分虛實兩型,選用內關、足三里、中脘等,采取按、揉、分腹陰陽、一指禪推等手法,積極干預,及早治療,緩解病人痛苦,預防并發癥的發生。
4.穴位封閉注射治療崩漏(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) 選取子宮、腎俞穴,適用于氣虛型、血熱、血瘀型崩漏。操作:血瘀明顯者,用丹參注射液4ml,選用子宮穴位封閉;血熱明顯者用穿心蓮注射液4ml,選用子宮穴位封閉;氣虛型用胎盤組織液4ml,選用腎俞穴位封閉。選用5~5½注射用針頭,以上藥物加生理鹽水至10ml,刺入所選穴位后緩緩注藥,每日一次, 雙側交替。
5.臍部佩藥 臍部佩藥治療胎動不安(先兆流產) 通過佩戴藥物于神闕穴,利用藥物在神闕穴的滲透,達到療病的目的。胎動不安佩藥:桑寄生、補骨脂,等。上藥共為末,做成藥物肚兜,佩帶于神闕穴,7d換藥一次。臍部佩藥妊娠惡阻佩藥:丁香等焙干研成細末,鮮姜汁調成糊狀,敷于臍中,紗塊覆蓋,膠布固定。24小時更換1次。